分类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

首页探索正文时间: Aug 23, 2017

在冷兵器时代,一把好的刀剑,随时可以决定你的生死。在日本,佩刀更是武士身份的象征。虽然现在已经远离冷兵器时代,不过还是有不少刀剑爱好者热衷于收藏各种刀剑。其中最具有收藏价值的莫过于世界三大名刀。因其锋利的刀刃、精致的花纹深得收藏者的喜欢。

文章底部有关于"世界三大名刀"的视频,敬请观看。

世界三大名刀日本刀

很多人将中国的唐刀与日本刀做对比,但不得不承认,日本刀在做工工艺上面的确比我国要更加精湛。而在日本,刀剑不单单只是武具,它在日本人心中近乎成为一种信仰而被崇拜。日本武士在日本也享有崇高的地位。因此日本刀也称为武士刀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武士刀全称为平面碎段复体暗光花纹刃,世界三大名刃之一。依据形状、尺寸分为太刀、打刀、胁差、短刀等。广义上还包括长卷、薙刀、剑、枪等。与其他国家的刀类不同、日本刀最大的一项特点就是在外形装饰之外刀体本身展现出艺术感。在日本制刀人被称作“刀工”、“刀匠”、或“刀锻冶”。日本历史上的刀工各有派系,还有的是幕府、大名的专属工匠。

据说,日本刀最初是由唐刀的冶炼技术与制刀技术发展而来,不过随着唐朝大量制造廉价刀剑,唐刀渐渐变的脆弱不堪,反而日本在刀剑的制作越发精良,日本刀的制作,从平安后期到镰仓时代,出现了大和传,备前传,山城国,相州传,美浓传等并称为天下五传的制刀流派,并且各地名匠辈出。尤其以备前国的长船町为盛。

刀剑锻造追求两个目标,一个是足够锋利,能够有足够的杀伤力;另一个则是要有韧性,能够在使用的时候最大限度的保证不折断。但这两点在技术上不同的方向。学过点儿材料的人都知道,想要锋利就要有高碳含量,而这个会导致钢材韧性不够,而追求韧性就会锋利不足。

日本刀的制作工艺里解决这个问题是用了复合钢材。日本刀的术语当中有“三枚合”、“五枚合”的说法,实际上我们可以把这个想象成一个多层汉堡。在刀身的中央部分是柔韧度最高的软铁,这东西形成了一把刀的骨架。在软铁外面包着稍微坚硬一些的钢材,构成了一把刀的肌肉,最后在刀刃的部分是经过淬火工艺处理、最为坚硬的钢材。包在中心的被称为“心铁”,外层被称为“皮铁”,刃部则叫做“刃金”。三种材料组合之后,一把刀就会兼具锋利与韧性。

日本天国以后,日本古单兵武装开始蓬勃发展的时期,日本名工良匠层出不穷,冶锻技术日益完善,而且时逢战乱,天皇大力提倡制刀,而日本的相关财阀也加入到武器制造业中,使之成为当时的阳光产业。到了南北朝时期其制刀工艺已经完善,铸造者亦日益增多,制刀匠在人口中的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东亚诸国,成为这个国家的一种普遍职业。 当然这是一个传奇人物辈出的时代,传奇故事也一再的流传。

日本刀的种类太刀

太在古文里可以通大,当然太刀也可以理解为大刀了。只是这种大也是幅度很大的,因为太刀里面分类也相当得多。一般来说的太刀是指刃长60厘米以上90厘米以下的太刀,而又和打刀形状不同。另外刀反较大的都可以称作太刀,太刀在日本12到15世纪末十分流行。

阵太刀

一般来说是仪仗和装饰用的刀,就好像中国龙泉的镇宅宝剑一样。刀柄和刀鞘上有绳节装饰,而且刀鞘一般外裹皮革,有时候还会笼上金。而且刀柄出弯曲度很高的一般都是阵太刀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大太刀

一般来说,也有叫野太刀的,日本古书记载上一般把刀刃长90厘米以上的太刀叫做野太刀,而把刀刃长150厘米以上的叫大太刀。相比普遍在历史上比较矮小的日本人来说,这绝对是有如欧洲claymore一样的重兵器了。传说中在日本有九州军神和雷神之称的立花道雪的雷切,应该就是野太刀或者是大太刀。因为立花道雪的女婿立花宗茂作为创始人之一的景流剑术,用的都是野太刀,景流的刀和一般剑术的刀的对比。

打刀

打刀是最常见的日本刀,带柄长度70到90厘米之间的,插在腰间时刀刃是朝上的,一般就是打刀。打刀相对比较短,在战场上的用处并不大,所以真正的打刀是用于近身格斗或者刺杀这类的,拔刀术一般用的就是打刀,太刀不太好拔,打刀和太刀的刀铭也刻在相反的位置,由于佩戴方向不同,都是刻在贴近身体的那一面。

胁差

刃长30-60厘米的,刀身类似打刀而不像小太刀的,就是胁差了。胁差作为武士佩的两把刀中短的那把,一般在打仗时是不会拔出来的。除非主武器损伤过度,或者要割敌人的头领功。要么就是切腹时候用的,而且对于胁差并没有什么限制,老百姓不能配太刀或者打刀,但是可以配胁差。

短刀

一般是刃长30厘米以下的,刀身制作风格有别于胁差的刀,叫做短刀。短刀种类繁多,用途也很多,从匕首到甚至打猎用的刀,只要是传统工艺,应该都可以归到短刀里面。切腹除了用胁差以外,也有用短刀的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大马士革刀

大马士革刀贵为刀中极品,他的最大特点是刀身布满魔性的花纹,如行云似流水,美妙异常。花纹能够使刀刃在微观上形成锯齿,使得刀剑更加锋利。在古代由于有在刃上喂毒的情形,造成很多大马士革钢的刀刃呈现黑色。在黑色的刀刃上分布着亮晶晶的雪明炭铁。古代波斯人把它形容成像夜空中的繁星。刀上的魔性的花纹简直是人工雕琢的自然之美。因动人的传说和自身的优异性能,大马士革钢制成的刀具,成为刀具收藏界的极品。

大马士革刀的起源

关于大马士革钢的起源说法甚多,目前较为多数人接受的是印度说。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,在直到公元十七世纪欧洲地区的炼钢技术都落后于东方,大马士革由于处于东西方的交通要道,长时期又是重要的商贸城市,来往欧洲、中东地区的商人总是从大马士革出发或经过,将wootz钢或刀剑带到欧洲。大马士革钢因此而得名,其重要的识别标志就是花纹,欧洲人把它叫作结晶类大马士革钢。

世界各地区后来由于武器制造锻打技术的发展,分别发展出锻打花纹钢的技术。原因是简单的。古代因为温度不够不能直接炼钢,铁矿石烧熔出来的是海绵铁,就象58年大炼钢铁时炼出的那种东西,除含碳量高达7%以上,还有大量杂质,必须将它退火直到可以锻打,锻打起三个作用,一是除杂质,二是焊接,三是脱碳。当时人限于知识有限,只从实践中知道加热锻件后反复锻打可以清除杂质,但锻打后必须折叠焊接,没有焊接锻件最终只能变成薄片,但锻打焊接只能在一定温度下进行。但多次加热锻件会逐步脱碳,含碳量小于2%就成了现在所谓的钢了,如果继续加热锻打,钢脱碳到含碳量小于0.1%就会变为所谓熟铁,锻打过程中锻件各部分清除杂质程度不同、或退火温度差异加上多次折叠最终在制成品表面生成花纹,其实这是由于钢质不均匀造成的,特别是掺杂了熟铁后花纹更加明显。这就产生了所谓锻打花纹钢,由于有花纹这个显著标志,当时欧洲把锻打花纹钢也称为大马士革钢,欧洲人也把它称作锻打大马士革钢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大马士革刀的分类1、土耳其帝国长刀

帕拉:这两种长刀都为弧曲形状长约80~100CM左右,厚0.6~1CM左右,重在1.5~2.5KG上下,相对来说帕拉较基利为短也较轻,刀身全长四分之三近尖处特别加宽,在这个加宽面刀背上一般有反刃,刀面上则施加血槽,护手做十字形,刀柄柄头多下弯成圆球形,可以防止在砍劈中脱手,比较其他民族得乌兹钢弯刀土耳其人所用得弯刀大都较重,兼有战斧的作用。

亚特坎:这种弯刀为奥斯曼土耳其人独有,全刀相对较短,只有60~70CM左右,3~5CM宽,重量较轻刀形向刀刃方向弧曲,砍劈时重心靠前,斩切力极大,携带使时多收在刀鞘中横插在腰间。

2、伊朗萨非王朝长刀

舍施尔,此种弯刀久负盛名,大多长1米左右,刀形大曲形如弯弓或新月,刀面宽度较土耳其弯刀小,大约宽3~4CM上下。大多无血槽,刀柄头部不大也不做圆球形,只是下弯成直角,护手亦做十字形;

3、印度长刀及长剑

塔瓦:印度特有的弯刀样本,刀柄做丰腰“亚字”形,部分还加有西洋军刀似的护手,大多为金属制品,刀身与舍施尔类似多较窄。

帕塔长剑,印度独有之长剑形制,多带圆筒形长护手用于刺杀,很是便利。此外印度尚有另外一种长剑名为法朗或法朗奇,刀柄与塔瓦长刀一致而用剑身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4、乌兹钢流传地区通用之短剑坎查。

此类短剑极为锐利,剑形近于古罗马短剑,长度大多不超过50cm。另外阿拉伯半岛和尼罗河流域信奉伊斯兰教的部落民族所用之短剑、小刀也多使用乌兹钢锻造,其种类甚为繁杂故不赘述。

马来克力士剑

马来克力士剑指的是自菲侓宾至印度一代马来民族古代所用的剑, 不止马来群岛地区, 也并不单指马来西亚一国,主要包括爪哇、苏门答腊、巴厘等诸岛。有人说,“克力士”是马来语中就是“刀剑”的意思,其实并不准确,克力士在马来语中专指克力士剑,而其他刀剑自有别的叫法。造成这样的状况,大约是因为欧洲语言系统中刀剑不分,所以在传播中以讹传讹所致。

马来克力士兴盛于13世纪的满者伯夷王国,属于糙面陨铁焊接花纹刃中的尖端精品,精美绝伦。其制造工艺极为精细,仅反复锤锻入火一道工序就要重复500次左右,刃上的夹层钢有600层之多。史料记载,三国时期,魏太子曹丕爱剑,曾招楚越良匠为其打造百辟刀剑,也不过是在打造刃身时“入火”一百次。

铸造工艺

传统的马来克力士剑纯以陨铁打造,即天外坠落的陨石铁,传说中打造神器的原料。不过马来人钟爱陨铁,倒是确实是无奈之举,主要是因为马来群岛上铁矿贫乏,且冶铁工艺不精所致。而陨铁中含镍,可以增强刀身坚韧而不碎折,且刃上的花纹也非陨铁不能获得。因此在古代马来,所有发现的陨铁都必须上交国有,再由国王特交给制刃师使用。制刃师的待遇优崇,被尊为国师,俸养终身,赐给土地,并可世袭接受俸禄。后来随着中国、波斯等地的钢铁输入,加上马来本土也探出了少量铁矿,因此铸剑师在锻剑开始加入其他钢材,但仍运用部分陨铁来保证刀剑的品质。据说一般的工艺是:三个钢块,中间夹上两片陨铁冶炼,再锤打成一片,然后剪成两至三块,再叠垒入火……可上百次。在具体操作中,各有绝活,因此形成了千姿百态的克力士刃纹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一把马来克力士的完成,是由许多工匠合力制成的。级别最高的是铁匠,马来语称Tukang-Besi,铁匠在煅刃之前, 先要举行Sudjen的仪式,意在驱邪迎神,这个神叫Demir,然后制刃。还有金匠Kemasan,银匠Tukang-Perak,铜匠Tukang-Kuningan,制柄者Pengukr, 制鞘者Tukang-Warangka,画匠,漆匠,料匠,麽刃匠等,在古代他们集体在市场上工作,形成景观。但是打铁是不给人看的,子承父业,秘不传人。

主要特点

克力士剑的佩带方式是斜插在腹部前方的腰带上,剑柄在右上方,剑鞘在左下方。其使用方法是,用右手握持,剑身可以水平,也可以竖直,快速地向前方直刺,在这个过程中肘部一直是弯曲的,如果肘部伸直,则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其效用。这在有限空间内的近身作战中很有优势,但如果在开阔地带,对方使用更长的兵器,如长剑、长矛或者棍棒,克力士剑的威力便值得怀疑了。克力士剑实际上是一种更适于偷袭或者突然行刺的兵器,而不适于阵地战。

克力士剑被认为是男性的象征,当一个男孩到成人的年龄时,他的父亲必须为他佩上一把克力士剑,从此以后,这个男孩就会被看作是一个真正的男人了。对于爪哇人来说,克力士剑是他们精神上的守护神,如果没有克力士剑,爪哇人会觉得自己不具备完整的人格,并感到缺乏自信。而且,人们认为从祖上继承的克力士剑经过岁月磨砺,隐藏着更神秘的魔力,能在最危急的时刻使剑的主人化险为夷。 在古代,马来人常佩三把克力士剑,专职侍卫佩四把,其中最华丽细致的是妻子定婚时所赠给的那把。而最珍贵、犀利的是家传的那把克力士剑——百分之百的陨石铁打造。

世界三大名刀,武士身份的象征_WWW.TQQA.COM

世界三大名刀之中的日本刀曾经有过争议,有人认为中国的唐刀完全可以取代日本刀,唐刀的确制作精良,与日本刀可以一拼高下,不过在后期唐朝放松了对刀剑的制作,导致大量廉价粗制滥造的刀剑流入市场,与日本刀相拼时一砍就断。从此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。
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tqqa.com/tansuo/17371.html